一、民主評議工作開展情況 (一)精心組織安排。按照《市政協2015年工作要點》安排要求,我們對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就小型餐飲業監管情況開展了民主評議。為開展好這次民主評議工作,成立了由市政協分管副主席任組長,專委會、市黨風政風監督室(糾風辦)和市政府督查室負責人任副組長,部分政協常委、委員和三區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負責人為成員的民主評議工作組。根據評議工作不同重點,又將評議組成員分為1個資料查閱小組、5個測評小組。評議工作開展之前,評議工作組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多次就開展民主評議活動有關事宜進行溝通,明確指導思想、具體內容、時間安排、方法步驟及相關要求,并得到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支持。9月23日,組織參評人員進行了學習培訓,進一步了解掌握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在服務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有關政策及其職能職責和基本情況等,并明確了此次評議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 (二)認真開展評議。采取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的方式開展民主評議。9月25日,組織召開了民主評議工作座談會。評議組全體成員、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各區基層餐飲服務監管人員、部分小型餐飲業和群眾代表共71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分管領導就本單位2015年小餐飲監管工作情況、作風建設、制度建設以及政協提案辦理情況進行了通報。與會群眾代表圍繞工作通報進行了座談交流。在對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的基礎上,也提出了我市小型餐飲業目前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發展的建議。之后,測評組向與會人員發放問卷測評表進行了測評。9月26日至30日,6個工作小組分別開展工作,資料查閱組就被評議單位海勃灣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小餐飲監管工作的相關資料的建檔、分類、保存等情況進行查看了解;測評小組分別深入海勃灣區行政區域內的二水廠、獅城小區、火車站、電力賓館和城鄉結合部附近等小型餐飲較為密集的場所,走訪業主和市民群眾并發放問卷調查。此次活動共發放測評表200份,收回200份。 (三)歸納匯總。座談交流、走訪調查、問卷測評工作結束后,評議組對走訪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問卷測評的結果以及經營業主、參與群眾和委員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認真梳理歸納。測評結果顯示:滿意率為70%,不滿意率為4.5%;不了解率為25.5%。 二、對被評議單位的總體評價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小型餐飲服務單位(鮮奶吧、飲品店、小吃店、小型餐館)2005家,已發證1931家,占96.3%。其中海勃灣區小型餐飲1091家,已發證1046家,占96%;烏達區小餐飲360家,已發證331家,占92%;海南區小餐飲554家,已發證554家,占100%。 委員們認為,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為切實加強對小型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監管,日常工作中注重完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依據《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開展了一系列餐飲服務環節專項整治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明確監管責任。為保證小餐飲食品安全,要求三區制定《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成立餐飲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分解整治任務,定期開展整治工作,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二是組織開展文明餐桌活動,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結合我市創城工作,對餐飲單位開展文明餐桌活動,自去年以來,對不符合要求的現象和內容整改3800多次;規范消毒記錄312家;發放張貼文明餐桌厲行節儉等宣傳畫4500張、桌簽8000個、禁煙標志1500份;規范餐飲責任單位門前四包425家、“五病”調離制度上墻1108家。城區內食品安全檢查和宣傳基本達到全覆蓋,鄉鎮實現80%的覆蓋。 三是統籌安排,加強日常監管工作,扎實推進量化分級。根據“一崗雙責”的原則,在日常監管的基礎上,加強對廚房水、電、氣使用情況的檢查。按照“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對各類無證小餐飲,實行拉網式檢查,對基本條件不具備、食品安全設施差、存在嚴重食品安全隱患的,整改74戶,對經整改仍達不到要求的小餐飲,關停8戶。專項整治期間,三區共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126個,《健康證》1304個。同時積極推進小型餐飲服務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全市小型餐飲A級單位1家、B級單位216家,占總數11%,C級單位1007家,占總數50%,其余小餐館未做評定。 委員們認為,總體上看,近年來市市場監管委員會不斷探索新的監管方式,加強聯合執法,探索疏堵結合、綜合治理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對小餐飲業的引導和規范工作,提高了對小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效能和水平,全市小餐飲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高。但在調研和走訪中,也發現一些問題,主 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尚未形成全社會關注餐飲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是對個別區域的小餐飲業的監管不到位,有的街路兩邊的小餐館,如小面館等存在無證經營現象; 三是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執行不完全到位,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索證索票臺賬記錄不規范,給食品及食品原料的追溯增加了難度; 四是許多小餐飲店硬件設施十分簡陋,各種功能區沒有明顯分區或布局不合理,食品堆放混雜,衛生環境差,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等。 三、幾點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一是要加大政務公開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多種媒介,采取開辟專欄、專題講座、現場答疑、張貼標語等多種形式,加大對自身工作開展的宣傳,讓廣大群眾更多、更深地了解其職能職責和工作動態,增強社會公眾的知曉度和認同感。二是應定期對餐飲業主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加強誠信意識和自律意識教育,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規范行業行為,實現守法經營。三是要向廣大消費者普及相關食品安全知識,增強廣大消費者的自我保護能力和主動維權意識,自覺抵制無證餐飲、露天加工制作食品等,并積極舉報違法經營行為。 (二)完善小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強化硬件設施配置 嚴格規范落實小餐飲食品安全臺賬記錄、食品添加劑管理、索證索票等各項制度,做到票據齊全、記錄完整、有可追溯性。從源頭上杜絕不安全因素的發生,構筑起小餐飲食品安全保障長效機制,提升對小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科學化水平。嚴格要求小餐飲業真正實現洗菜池、洗肉池、洗碗池分開;冰柜、消毒保潔柜、原料儲存柜、食品添加劑專柜、更衣柜等齊全,生、熟分用分放的刀、案、容器,有明顯的分區、分用標識,各功能區布局合理,確保每一個細節規范到位,全面改善小餐飲物品擺放混亂現象,消除碗筷不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等安全隱患。 (三)健全監管體系,完善保障機制,嚴厲打擊小餐飲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一是通過學習培訓等方式,不斷提高現有執法隊伍的工作水平、監管能力和整體素質。適當增加執法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數量,以適應小型餐飲業安全監管工作需要和長遠發展。二是健全完善日常監管機制構建長效監管機制,強化信用體系建設,對小餐飲單位持證經營情況、相關制度執行落實情況進行依法監管,嚴格執法。對違規經營的單位進行嚴厲打擊,切實保證人民群眾飲食安全。三是通過摸底排查,掌握無證小餐飲單位情況,對已經達到餐飲服務許可標準要求的,督促辦理證照;對于硬件條件等與發證要求有差距,經整改能達到標準要求的,督促其整改規范,盡早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對缺少關鍵硬件,通過整改仍難達到標準要求或拒不配合整改繼續經營的,應堅決依法予以取締。 (四)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職責 按照“思想上強化責任意識,業務上提高綜合素質,工作上提高監管實效”的總體要求,把加強自身建設和健全完善各項制度結合起來,把文明執法與科學監管、嚴格執法與熱情服務有機結合起來,切實優化服務環境,嚴肅執法紀律,規范執法行為,樹立監管系統良好形象。 (五)增進部門間協調配合,提高監管實效 市場監管委、行政執法、住建委、公安、教育等各職能部門應加強聯系和溝通,密切配合,在打擊無證經營、規范小餐飲經營活動上形成共識,提高聯合執法力度,增強綜合執法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