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彥卓 我市及其周邊地區煤炭、石灰石、粘土等多種礦產資源富集,煤焦化、氯堿化工、建材、冶金等產業集中,是典型的重化工業密集地區,是“蒙寧陜甘”經濟區結合部和沿黃經濟帶的重要增長極。在我市及周邊不足100公里范圍內,建有海勃灣、蒙西、烏斯太、惠農等10個工業園區。2015年6-7月間,由市政協甄晨嵐主席帶隊,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和市國土局、環保局、煤炭局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組成調研組,就“區域環境綜合整治,提高城市環境質量”專題,對我市及周邊地區7個工業園區進行了實地考察和調研。通過對比發現,周邊地區工業園區建設發展迅速,新建項目起點高,已經走在了烏海前面,在園區道路、物流、污水處理、粉塵治理等方面也日趨完善,例如:鄂托克經濟開發區2014年列入了“首批國家低碳工業試點園區”;寧夏石嘴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3年批準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內的產業孵化器作用明顯,已經成功引進太陽能光伏和汽車制造兩大新興產業。 一、我市園區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是園區內土地資源不足,發展空間受限。在已形成的“一區四園”基本框架中,烏達、海南、海勃灣3個工業園區建成區企業已經基本入駐,不具備擺放新的大項目的空間,如果進行土地流轉、征用拆遷等勢必造成土地收儲費用高,增加入駐企業土地成本,新規劃的低碳園區才剛剛起步。而周邊園區發展空間開闊,僅烏斯太園區規劃面積就達1800多平方公里,蒙西、棋盤井、石嘴山園區的規劃面積也都在數百平方公里,具備大發展和大建設的前置條件。 二是我市煤炭資源面臨枯竭,傳統優勢逐漸喪失。我市已被國家列為第三批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單純依靠煤炭資源開發已經不能支撐烏海的經濟發展。反觀周邊地區,正處在資源開發的壯年期,后發優勢明顯。例如:蒙西地區已探明煤炭儲量44.3億噸、石灰石儲量10億噸、石膏儲量近35億噸,礦產資源多樣富集;阿拉善經濟開發區周邊已探明礦種50種,礦產地284處,已探明煤炭儲量20億噸,以優質焦煤為主,太西煤儲量4億多噸、鹽儲量1.62億噸、硅石儲量50多億噸;鄂前旗上海廟園區是自治區首個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已探明煤炭儲量142億噸,遠景儲量達500億噸;寧夏寧東規劃區已探明煤炭儲量386億噸,預測遠景儲量1394億噸,是國家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由于資源和土地配置的問題,我市的君正、德晟等大型民營本土企業,以及湖北宜化均將二期擴建項目放在了蒙西棋盤井等周邊地區。 三是我市已建成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完善,園區內部分企業存在用水緊缺、供熱蒸汽管網汽量不足,電力線路不合理,部分道路需擴建等問題,這些因素影響新的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制約園區下一步發展。而這次走訪的周邊4個園區,園區道路主干道均采用雙向8車道,我市是雙向6車道;園區綠化方面周邊綠化率均比我市高;污水處理方面,海勃灣、海南污水處理廠還在建設中,烏達園區污水處理廠雖已投入運行,但運行不穩定,處理后的中水基本外排,沒有實現工業回用,而棋盤井工業園區中水全部實現回用,污水處理廠實現盈利。 四是產業鏈條短,技術含量低。我市的工業產品主要以原材料產品為主,多數處于產業鏈的上游或中游;已經發展起來的循環模式,存在著循環鏈條短、科技含量低,企業內部循環多、企業間循環少,縱向循環多、橫向循環少等問題,產業鏈條的充分延伸和拓展還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二、建議 一是加強園區用地保障。對工業園區發展中涉及的土地問題,要統籌長遠規劃與分布實施,逐步滾動發展。提高土地利用強度和效率,原則上工業園區土地投資強度標準要高于自治區工業園區平均投資強度。已批準使用土地二年內未建、實施無望的項目要進行收儲,停產三年以上的企業要限期轉產,五年內達不到生產能力的企業要限期改組或重組。土地部門要做好規劃協調,優先保障符合產業定位項目的用地需求。 二是加大對工業園區的財政扶持力度。建議將目前用于工業園區發展的財政資金整合,設立專門的轉型升級和工業園區建設基金,并列入財政預算,集中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示范導向作用。要制定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落實責任,加快建設進度,搭建園區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市場化運作,盡快實現現有園區集中供氣、供水、供熱等綜合服務市場化、公司化。 三是努力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落實市政府已經確定的各項優惠政策,促進入園項目早日落地開工建設。不斷創新招商方式,瞄準國內外知名企業,采取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群招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等方式,有針對性的開展招商活動。 四是鼓勵各工業園區成立生產服務公司,承擔環衛、安保、交通設施等社會事務。整合煤礦、石灰石礦資源,以資源入股形式成立工業投資公司,搭建工業企業投融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地企業資源配置服務平臺。鼓勵園區根據園區定位做好項目儲備。 五是進一步完善對工業園區的管理體制,強化目標考核。建議成立推進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協調三區和四個工業園區的發展。把園區建設工作納入各區、各有關職能部門年終考核體系,根據工作業績兌現獎懲。強化考核、督促檢查,按照各園區年度工作目標,進一步優化園區的管理體制。 作者系市政協委員,民建成員,烏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投資規劃科科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