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杰 一、烏海市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現狀 一個地區的文化發展、文明建設以及文化氛圍通常是體現在人的理念和行為上,隨著我市“兩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公民素質和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在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一是書法文化。隨著我市獲得中國書法城、硬筆書法城、賞石城的命名以及中國當代書法藝術館、書法廣場等文化基礎設施的建成,并相繼舉辦了一批高規格、高檔次的書畫展,再一次推動了廣大市民自覺練字、寫字、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目前全市有各類書法文化協會組織30多個,會員6000多人,研習書法人數達50000多人,書法文化家喻戶曉。二是多元文化。烏海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市,文化發展更多地受到“移民”文化影響,特別是中原文化、草原文化、河套文化等。這些獨特的優勢發揮和利用好了,對于我們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推動創城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看到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們的不足。烏海是一個年輕的城市,缺乏歷史文化積淀,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少,傳統文化對人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不足。學校教育方面,沒有將優秀傳統文化納入正式教學中;家庭教育方面,缺乏言傳身教配合;社會教育方面,缺少生動有效的宣傳,不文明行為隨處可見,沒有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教育局面。另外,在單位方面,很多單位沒有將傳統文化教育納入管理,平時只重視工作業績和目標任務的完成,忽略了職工的思想教育和素質提高。因此,在全市進行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勢在必行。 二、幾點建議 (一)建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常態機制 一是在機關單位中,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培訓干部大講堂中,分期開設“家風”、“修身”等專題講座。同時結合“創文明機關,做人民滿意公務員”活動,在全市廣泛開展“讀好書、強素質、思廉政、創佳績”等活動,踐行傳統美德“看行動”的良好氛圍。 二是在學校中,廣泛開展“人人誦經典、爭做道德人”主題教育活動,將“美德少年”、“大漠湖城書香飄”以及“中國夢、民族魂”等作為文化傳承活動定期開展。把學習傳統文化和文明教育納入校園文化建設活動計劃,作為各學校評先創優的重要內容。 三是在企業中,強化企業法定代表人和業主“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深入推行“信用工程”建設體系,圍繞“重合同、守信用”、“小信誠則大信立”等核心理念,開展“文明誠信戶”、“文明誠信企業”等評選活動,營造企業重文化、樹形象、講誠信的良好氛圍。 四是在農區中,要以“十個全覆蓋”建設為契機,以促進鄉風文明為目標,結合文明鎮、文明村、文明戶等創評活動,廣泛開展“鄉風文明進農家、傳統美德進農戶”活動。要經常舉辦經典傳統劇目巡演,支持鼓勵村民運用戲曲、小品、故事會等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正能量,普及優秀傳統文化知識。 五是在社區中,要充分利用社區各類活動室,邀請離退休教師、道德模范、老戰士等,圍繞優秀傳統文化、愛國教育、美德教育等內容進行宣講。要圍繞傳統文化中的“和”、“孝”、“禮”、“儉”等內容,突出“孝廉文化”和“感恩文化”兩個重點,廣泛開展“弘揚傳統、孝敬父母、體驗親情”實踐活動。定期評選“好媳婦、好婆婆、好家庭”,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營造出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同心創業的良好風尚。 (二)推動書法文化與優秀傳統文化融合發展 一是完善場館建設。豐富中國當代書法藝術館的內涵,完善服務功能,既要滿足高水準的書畫藝術展,也能滿足豐富多彩的群眾書畫等活動,成為雅俗共賞的文化陣地。不斷充實書法主題廣場的內容,將歷史和當代,名家和百姓都能展示出來。 二是推進文化街路建設。規劃改造幾條有特色、有品位的文化街、餐飲街,形成亮點。整治商鋪門店牌匾、廣告,根據行業特點,設計、制作材質好、有品位、有標準但風格不同的牌匾、門聯。 三是開展主題書畫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優秀傳統文化為契合點,開展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社區等不同層面的主題書畫展,增加群眾參與度,弘揚社會主旋律。 四是充分調動各級各類書法協會的積極性,組織引導書畫家走進學校、企業、社區、農區,傳授書畫技巧,傳播傳統文化。 (三)大力營造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濃厚氛圍 一是在公園、廣場、車站等公共場所應設置有傳統文化和文明行為內容的公益宣傳牌,同時設立閱覽室、書報亭供人免費取閱。 二是在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開設專欄,深入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同時充分運用互聯網、手機等平臺宣傳傳統文化。 三是切實發揮好各類“道德大講堂”的作用,在各個層面開展宣傳教育。 四是鼓勵引導作家、畫家、攝影、曲藝等協會組織,創作更多反映歷史文化和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以喜聞樂見的形式植入到群眾的文化生活當中,實現宣傳教育的“全覆蓋”。 發言人系市政協委員,中共黨員,烏海市烏達區水利局局長(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和外事委員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