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烏海市委員會于1981年12月13至24日召開第一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標志著政協烏海市委員會的成立。烏海市政協由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無黨派人士組成,設主席、副主席若干人和秘書長,并設常務委員會主持日常工作。 烏海市政協成立30多年來,在中共烏海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運用多種民主形式,組織參加本會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參政議政,對全市的大政方針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進行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協助中共烏海市委、市人民政府搞好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社會主義事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烏海市政協按照履行職能工作逐步經常化、制度化的要求,加強自身建設,進一步發揮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作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推進全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完善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維護社會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宣傳祖國統一方針政策,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顯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優越性。 在新的歷史時期,烏海市政協將繼續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維護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推動烏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烏海市政協至今已歷九屆,九屆政協主席會成員有:主席王文杰,副主席王華峰、康文勝、張建國、宋曉春、傅庭琳、王有軍、丁毅、王賢綱和秘書長許濱。九屆政協現有委員194名(其中常委39名),分別來自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國農工民主黨、九三學社、工商業聯合會、共青團青聯、工會、婦女聯合會、農林、科學技術、社會科學、經濟、文化藝術、新聞出版、教育體育、醫藥衛生、臺屬臺胞僑眷、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少數民族、宗教、特別邀請24個界別。 市政協機關設辦公廳(下設秘書處、綜合處、老干部處、機關事務中心、信息調研中心5個科級機構)、提案文史委員會、經濟和農牧業委員會、教科文衛和外事委員會、社會法制民族宗教港澳臺僑聯絡委員會、資源環境和城建委員會、協商議政聯絡委員會等7個處級機構。現有主席、副主席9人,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2人,專委會主任6人,副主任6人。
|